- · 中国水产学会关于《海洋牧场增殖技术规范》和《海洋牧场渔业资源采捕规范》团体标准的公示[01/06]
- · 中国水产学会秘书处恭祝广大水产科技工作者和全体会员新年快乐![12/31]
- · 2020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分会学术年会在湛江召开[12/22]
- · 11月水产品市场价格监测简报[12/15]
- · 中国水产种业质量提升高峰论坛成功举办[12/09]
- · 2020年中国水产学会水产动物行为学学科发展研讨会在大连召开[12/01]
- · 2020中国水产学会渔药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推进渔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集中研讨活动在广东湛江举办[12/01]
- · 2020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年会暨第三届丝路国家水产养殖国际论坛成功举办[12/01]
乐清湾甲壳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张琳琳 蒋日进 徐义平 印瑞 陈峰 陈鹏 彭欣
关键词: 甲壳类; 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乐清湾;
摘要:根据2016年5月份、8月份、11月份和2017年2月份在乐清湾海域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利用聚类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甲壳类的种类组成、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海域共鉴定出甲壳类43种,隶属于2个目、18个科、28个属,全年优势种为三疣梭子蟹、日本蟳和哈氏仿对虾。甲壳类群落结构季节间变化差异显著,夏季甲壳类种类数最多,冬季最少,优势种种类季节变化较小。对不同水深带的甲壳类群落结构分析发现,5~10 m种类数最多,小于5 m和大于10 m种类数较少。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水深甲壳类群落的丰富度指数(D)存在显著差异,均匀度指数(J’)和多样性指数(H’)均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水深和浑浊度是影响乐清湾甲壳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其中水深对甲壳类分布的影响较大。
上一篇:鞍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杂交后代早期发育及正反交后代生长特性
下一篇:贻贝筏式养殖区海藻群落对两类代表性藻栖端足目种群特征的影响